作者:孙涌翔律师 原题:艰难的死刑
波士顿爆炸案震惊世界。奥巴马总统随即发表讲话,将事件定性为恐怖袭击,称将动员一切力量找出幕后黑手,并让爆炸实施者付出沉重代价。
因为两个年轻人的遭遇,中国民众格外关注这次事件。
吕令子,来自中国沈阳的美丽女孩,在波士顿大学攻读硕士学位。因为马拉松,学校停课一天。吕令子和同学一起,为冲向马拉松终点的选手们欢呼。一声巨响,她拉着同学的衣袖,紧张地问发生了什么。又一声巨响,她倒在血泊中。
验尸官称,吕令子的身体多处被炸弹打穿,在短短数秒至几分钟内,因大量失血而死亡。
还用一位来自四川的小伙子,名字叫孟盾。他刚把车停在路边,就被劫持了。塔尔米南用枪指着他的头,声称爆炸是他们干的,还杀了一个警察。孟盾紧张的语无伦次,启动了汽车,稍作冷静之后,开始与两个歹徒周旋。
路过一个便利店,孟盾机智逃脱并报警。他告诉警察,嫌犯有炸弹有枪,要去纽约炸广场,车上有GBS追踪。
警察追上嫌犯并交火。哥哥塔米尔南被击毙,弟弟乔卡被抓获。
电影《恐袭波士顿》(又名《爱国者日》),以纪实片的经典设置,穿插大量真实影像,再现了恐袭笼罩下的残酷现实。影片从各个角度,反复强调一句口号—Boston Strong!
也提醒着世人,任何针对平民的暴力袭击都应受到强烈的谴责和最严厉的惩罚。
2015年1月3日,对乔卡·察尔纳耶夫的审判拉开序幕。乔卡涉嫌30项罪名,其中17项可判处死刑。律师要求延期到两周年纪念之后,以增加审判的公正性,遭到拒绝。
辩护律师并没有就检方指控进行争辩,表示不“回避”乔卡的罪行。律师强调,年仅19岁的乔卡是在哥哥的影响下才参与袭击,塔米尔南是袭击行动的主使。如果不是塔米尔南,爆炸就不会发生。
检方反驳称,乔卡是一名恐怖分子。在被抓获前,他写下发动袭击的动机,要向美国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事复仇。检察官向陪审团展示死于那场血腥爆炸的受害者照片,指出被告已经到了足以辨别自身行为的年龄,必须为暴行承担最严厉的责任。
很明显,律师采取了罪轻辩护的诉讼策略,目标明确——免于死刑。
辩方的策略是明智的。案件是根据美国联邦法律提起诉讼的,而波士顿所在的马萨诸塞州在1984年就废止了死刑,自1947年始,当地就没有执行过死刑。
波士顿爆炸案的审理引起广泛的关注和争议,被称为“近20年来最受关注的死刑案之一”。
虽然许多人要求严惩凶手、伸张正义,但在如何做到这一点上意见不一。
根据民意调查,波士顿多数人认为,应该判处乔卡终身监禁而不是死刑。受害人家属意见也有分歧。一部分家属公开呼吁陪审团放弃死刑选择,以使他们能早日走出悲剧阴影。
宣判前,爆炸案最小受害人马丁的父母发文,呼吁排除对乔卡的死刑判决。虽然被告残忍地夺去他们8岁儿子的生命,并使7岁的女儿致残。但他们希望,排除死刑判决,代之以终身监禁,不得假释。
伴随着巨大争议,陪审团最终做出一致裁定:30项指控全部成立,其中5项被判处死刑。
宣布判决时,乔卡·察尔纳耶夫双手交叉地放在身前,脸上没有任何表情。
法庭审理时,辩方传唤的最后一位证人,是一名叫海伦·普雷金的天主教修女。她与乔卡见了五次面,相信被告对自己犯下的罪行感到深切的忏悔。
海伦·普雷金是美国反对死刑运动的代表人物。电影《死囚漫步》就是根据她的自传改编的,真实而直观地反映了死刑的执行及其争议。
电影中的死囚是马修·庞塞特,他和同伴一起残忍杀害了一对小情侣。死期将近,他写信给海伦修女,寻求帮助。跟许多反对死刑的人士一样,海伦希望他是被冤枉的,实际上并非如此。
随着交往深入,海伦逐渐成为他心灵寄托的对象。面对受害人父母,海伦以最大的勇气请求谅解和饶恕马修的罪孽。行刑前马修坦诚罪责并真诚忏悔,安心走向死亡。
《死囚漫步》弥漫着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。善良与罪恶、宽恕与复仇、爱与恨交织在一起。在海伦看来,宗教的大爱,是愿意赦罪恶缠身的人。她反对死刑,认为只有灵魂救赎才是耶稣指引的正途。
这部电影还揭示了死刑即正义的悖论。贫穷的马修无钱请律师,政府指派的律师敷衍了是;而比他罪行严重的同伴家境富裕,请得起好律师。最后马修被判处死刑,他的同伴被判处终身监禁。
影片用较长的篇幅表现死刑的执行。尽管是针脉注射,无肉体痛苦,但给马修带来的精神痛苦,是生者无法体会的。只能从马修失去意志前的那滴眼泪,来体会这巨大的震撼!
海伦修女没能救下马修,也没能救下乔卡。但和马修不同,乔卡有一个强大的辩护团队。
波士顿爆炸案进入漫长的上诉阶段。每个死刑案件几乎都会引起上诉,如果上诉失败,可以要求罪后复查,如果复查被拒,可以向联邦最高法院上诉。
据统计,从1998年至今只有3人最后被执行死刑。其他大部分案件仍在上诉,还有一部分死刑被撤销,或者被告死亡或自杀。
2019年12月,乔卡·察尔纳耶夫的死刑上诉案开庭,控辩双方再次激烈交锋。
辩护律师质疑陪审团的公正性,认为存在明显的偏见。一名陪审员此前在推特上发表言论,说“被告是垃圾”;另一名在脸书上建群,披露、讨论陪审团的甄选过程。
律师强调,舆论影响了本案的判决。媒体多次提到判处死刑,还有公众人物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言论,严重影响了陪审团和法官对量刑的判断。
如前所述,乔卡·察尔纳耶夫的死刑判决被撤销。理由是法官没有充分筛选陪审员,以防止潜在的偏见。
审理上诉的法官以程序正义消解了实体的死刑判决。
撤销死刑裁定迅速引发舆论争议。
特朗普发推文质疑,他写道:乔卡·察尔纳耶夫显然应该被判处死刑,这是“9·11”恐怖袭击之后发生的最严重的罪行。许多人失去生命或是人生被毁,联邦政府应该重新审理,判处死刑并不得上诉。
死刑问题少不了政治人物的参与。刚被拜登提名为民主党副总统人选的哈里斯,她曾明确表示:整个职业生涯里,我个人一直反对死刑,这一点从未改变。
看来,波士顿爆炸案审判得继续下去,或许只是开始。